-
【原文】 好与人争,滋培浅而前程有限;必求自反,蓄积厚而事业能伸。(宋·陈希夷《心相篇》) 【大意】 喜欢与人一争高下的人,根底浅薄而且前程很有限度,成不了大气候;当遇到问题时,善求自我反省的人,根基会日渐深厚,因此日后必定会大展宏图。 【延展】 唐大历十三年,回纥五千人入侵大唐边境,代州刺史张光晟奉命率军迎敌。 当时,张光晟手下有精兵两万多,人数是回纥的四倍。然而,第一战,张光晟败于敌手。兵败之后,张光晟的许多部下深为不服,要求再战。在军事会议上,面对部将一浪又一浪的请战要求,张光晟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不必再战了!”一位部将问道:“将军,我军的数量优于敌军,又有天时地利的优势,再战一定能取得胜利,为何不战?”张光晟心情沉重地说:“你说的不错,我们占据天时地利,兵马数量也在对手之上,却首战告负,可见,是我不如对方的首领,不能很好地凝聚大家的战斗力。我应该检讨,找出自身的毛病,然后再战,才有胜利的把握。” 张光晟没有将失败的原因推到别人身上,而是反求诸己,这种精神深深感动了全体将士和当地百姓。在张光晟的指挥下,将士们一面做好战前准备,一面发动百姓,坚壁清野,军民联手,最终大败回纥。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用贬低别人、粉饰自己来掩饰失败,又有几人能像张光晟那样,在失败面前反思自己的不足呢?不服输是一种追求,而坦然地承认失败、承认自己不如人,是一种气度。面对失败,不仅反思自己的不足,而且勇于检讨、乐于改进,更是值得尊敬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