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录] 注册
-

『清晨经典沐心』惜福厚德

人气:71701 回复:0打印 | 文字选择:TT

【原文】
吾本薄福人,宜行惜福事;吾本薄德人,宜行厚德事。(明·陈继儒《小窗幽记》)
【大意】
如果自己原本就是福分不好的人,那么就应当更要珍惜福分;如果自己原本就是品德鄙薄的人,那么就应当更要做合乎道德的事。
【延展】
  弘一大师是当代著名的律宗大师,他常说:“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弘一大师有一年在厦门南普陀寺给出家人作开示时,还曾劝他们“发大心”,以各人自己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
弘一大师认为,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为什么呢?“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意思啊!”
弘一大师小时候,看见父亲请人写了一副大对联,录清朝刘文定公的句子,高高地挂在大厅的抱柱上。上联是“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他哥哥时常教他念这句子,念熟了,以后凡穿衣或饮食,都十分注意,就是一粒米饭,也不敢随意糟蹋掉。弘一大师的母亲也常常教他,身上所穿的衣服要时时小心,不可损坏或污染。他母亲和哥哥怕他不爱惜衣食,损失福报以致短命而死,所以常常这样叮嘱着他。
  弘一大师五岁没了父亲。七岁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他母亲看到,正颜厉色地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么大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哩!”
  弘一大师所受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即便出家以后,他一直还保留着爱惜衣食的习惯。他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还是1920年在杭州时,一位出家人送给他的。他每晚用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他有一把洋伞,是1911年买的。这些生活用具,破烂了,就请人用针线缝缝,当新的一样使用。除了所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东西,须五六年一换之外,他的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时候或是刚出家时候置办的。
  常有人给弘一大师送好的衣服或珍贵物品,他大半都转送别人。他说:“因为我知道我的福薄,好的东西是没有胆量受用的。又如吃东西,只生病时候吃一些好的,除此以外,从不敢随便乱买好的东西吃。”
  古德说:“道高龙虎敬,德重鬼神钦。”这是真实不虚的。节俭惜福的弘一大师,是我们后人的榜样!



2021-03-27 06:30:56 来自青青岛社区
--
帖子已过期,不能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