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军形》) 【大意】 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先创造取得胜利的条件,然后才寻求与敌交战;打败仗的军队,总是先与敌交战,然后去期求胜利。强调不打无准备之仗。 【延展】 在普法战争前,普鲁士著名将领毛奇已经做了多年的准备。普鲁士全国的每一个司令都有一个密封着的信封,信封里放着关于战争的秘密训令,比如怎样调遣军队,怎样进攻退守等等作战方略。此外,作战的地点也预先有规划,设置在地理最恰当、交通最便利的地方,以便作战时的调度。 对于订下的作战计划,毛奇将军还常加以变更和修正。据说在1870年应用的最后战略,1868年就已经拟定。急电报给总司令部,不是说缺少给养,便是说缺少扎营材料,还常报告军队不能迅速集中,普鲁士军事当局却事事有准备。毛奇的军队攻守有序,进退自如,好似钟表里的发条机制一般准确,很快就击败了拿破伦三世。 这段历史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有多少人因为对事情没有准备,最终败得一塌糊涂呢?如果我们希望未来能有丰盛的收获,必须要准备充足的肥料,撒上成功的种子。 不打无准备之战——不仅战争应该如此,平时做事也应该如此,经营人生更应该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