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宋·黄庭坚《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 【大意】 没有自己的见解,只知道跟着别人跑,那么永远都是落在别人后面,只有另辟蹊径,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境界。 【延展】 写书法的人都知道,在经过长期的训练以后,最终要走上\"自成一家\"的路子,成为艺术表现中的\"自我风格\",而自我风格的演化,是需要慢慢修养而成的。比如米芾一生官位不高,但终生与书法为伴,他最初学习唐人书法,后来又追魏晋书法和两汉隶书,最终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自成一家\"是建立在对书法有相当基础之上的要求,很多人理解成只要会写字,每个人都会自成一家,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书法是在一定法度约束下,以汉字为载体,通过笔墨语言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这里有几个重要词语需要强调一下:一是法度。法度是书写者对古人作品临摹、研究的约束,离开法度这个前提谈书法就是空中楼阁,无稽之谈。比如有些人没临过几天帖,拿起毛笔写字,无拘无束,乱写一通,号称是\"自成一家\",岂不是笑话!二是汉字载体。中国书法是用毛笔实现汉字艺术,汉字是书法的载体,离开汉字谈书法是无从谈起的。三是笔墨语言。中国书法注重用笔、用墨再现汉字线条的艺术特征。 对于\"自成一家\",自古以来就是书法家们所提倡和追求的。王羲之取法锺繇、卫夫人,从他们的作品体悟了用笔之道,经过探索和研究,最终形成自己的艺术门派。而他的儿子王献之则取法其父和其舅,王献之在继承先辈书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妙有余姿\"的艺术观点,并且大胆创新,不断演化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创立了大草的书写方法。他们都在学习前人的书法,但并没有沿用前人的结体章法,而是探索出适合自己修养的艺术之路,最终成为一代大家。苏东坡、米芾、王铎等人也是一样,他们一生坚持学习传统,并在传统书法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观点,这都是为\"自成一家\"奠定好基础。 \"自成一家\"需要一种勇气,更需要长期的修为。李可染说要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还要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临帖是学习古人的用笔方法,学习不同书体的书写特点,而不是死写字、写死字。若只是蜻蜓点水,仅知皮毛,不懂其理,飘忽不定,哪能通晓古人的书法奥妙?临帖时应通过长期的学习,一点一点地充实自己的内涵修为,慢慢从古人的作品中生根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