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大抵最上治心,当下清净;才动即觉,觉之即无;苟未能然,须明理以遣之;又未能然,须随事以禁之;以上事而兼行下功,未为失策。执下而昧上,则拙矣。(明·袁了凡《了凡四训》) 【译文】 大概最好的改正错误的手段,就是治理自己的心灵,当下就保持清静的心境;每次一产生邪恶的念头就发觉了,发觉后就立刻打消这样的想法。要是没法这样,就必须要懂得其中的道理,再打消想法。再不行的话,就只能在快要做坏事的时候,强行阻止自己这样的做法。如果能以上乘的治心功夫,并且兼用明理与禁止两种较下乘方式,来约束自己的念头,这也不失是个好方法;若只是执着于下乘方式,而不知道用上乘的方法,那实在是太愚笨了。 【延展】 要把树砍掉,怎么个砍法呢? 一种方法是先把叶子一片一片摘下来,再把枝条一枝一枝砍掉,慢慢再去挖根,最终树是除掉了没错,费的功夫却太大了!其实只要把树根挖掉,树叶自然就枯萎了, 何必枝枝叶叶去断? 所以聪明人是从根本上拔除,愚人是从枝叶上去折伐。这是比喻改过应从心上改,只有发自内心地反省认知到自己的问题,随时扫除心灵的尘埃,让自己保持一颗清静无染之心才是从根本上改。 有这样一个关于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小故事: 一次,一位下属因经验欠缺而使一笔贷款难以收回,松下幸之助勃然大怒,当着所有人的面狠批了下属一顿。 事后,他冷静回想,为自己的冲动行事而懊恼不已。因为那笔贷款发放单上自己也签了字,下属只是未摸准情况而已。自己是第一责任人,这件事不应该怪他。 想通之后,他马上给那位下属诚恳地打电话沟通。恰巧那天下属乔迁新居,松下幸之助得知后便立即登门祝贺,还亲自为下属搬家具,忙得满头大汗。 一年后的这一天,这位下属还收到了松下的一张明信片,上面留下了一行亲笔字:“让我们忘掉那可恶的一天吧,重新迎接新一天的到来!”看到松下的亲笔信,这位下属感动得热泪盈眶。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一半的人可能会让自己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曾国藩就是一个擅长随时反省自身的人,在给弟弟的信里他曾经提到过: “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 曾国藩每天要求自己用正楷写一篇日记,读经典书籍十页,写读书笔记。他对这三件事情的目标是“誓终身不间断也”,做到每天坚持,“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正是由于这些内心深处的自省和觉察,才让他慢慢地战胜原来的自己,成就了后来的曾国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