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此万物莫不然,而于有生之类为尤著。物竞者,物争自存也。以一物而与物物争,或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天择。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则其存也,必有其所以存,必其所得于天之分,自致一己之能,与其所遭值之时与地,及凡周身以外之物力,有其相谋相剂者焉。夫而后独免于亡,而足以自立也。而自其效观之,若是物特为天之所厚而择焉以存也者,夫是之谓天择。天择者择于自然,虽择而莫之择,犹物竞之无所争,而实天下之至争也。(清·严复《天演论·察变》) 【大意】 把天演作为本体,它的作用有两个:一个叫作生存竞争,一个叫作天然淘汰。万物没有不遵循这个规律的,而对于有生命的生物尤其显著。生物竞争,就是生物争取自己的生存,一种生物和多种生物相竞争,有的生存,有的灭亡,而功效却归于天然淘汰。天然淘汰,一些生物在竞争中生存下来。那么它之所以存在,必定有它能生存下来的原因,它一定是得到了自然赋予的能力,它本身得到了这种能力,同它遇到的天时和地利,以及一切周围的环境事物,有它们互相协调配合的地方,这样才免于灭亡,而且有足够的能力使自己生存。然而,从它的效果看,好像这些生物特别为大自然所厚爱而选取它生存下来似的,这就叫做天然淘汰。天然淘汰是在自然而然中进行的,虽然选择却没有谁选择它们,好像生物竞争表面看似没有什么竞争,而实际上是自然界最激烈的竞争一样。 【延展】 有一种“鱼”,能够捉到天上飞的鸟,它生长在巴西的丛林中,属于大鲵的一个变种。 大鲵是一种两栖动物,俗称“娃娃鱼”,喜食蚯蚓、鱼虾、青蛙和各种水生昆虫,它是怎样捉到天上的飞鸟呢? 2009年7月,巴西动物考察学家威尔罕亲眼目睹了大鲵捕食飞鸟的一幕。 那是一个骄阳如火的中午,威尔罕在树下乘凉。突然,他看见一只大鲵在小溪中喝水。喝饱了水后,大鲵不回洞中,却爬到一棵树的枝丫上。大鲵抓牢树枝,迎着烈日,张开大嘴…… 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只见大鲵将肚子里的水缓缓喷射出来,竟形成了一股喷泉。接着,大鲵就保持着这种姿势一动不动,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这时,一只鸟儿飞来了,是一只口渴难耐的“椰子鸟”。由于密林深不可测,在密林中找到水源很困难,而“长”在树上的“清泉”却很显眼。当“椰子鸟”如痴如醉地饮着“清泉”时,大鲵大嘴一合,那只鸟儿就进入了它的肚腹。 原来,由于干旱,密林中的水资源渐渐枯竭,大鲵的食物也日渐匮乏。出于求生的本能,它将目光转向了天空的飞鸟。 在恶劣的环境中,人的潜力会被最大限度地激活,动物也一样。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在与对手和环境的抗争中,更好地存活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