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录] 注册
-

『清晨经典沐心』食物三化

人气:58022 回复:0打印 | 文字选择:TT

【原文】
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汉·华佗《食论》)
【大意】
食物的消化有三个步骤:一是通过烹饪,将食物煮烂;二是通过口腔,用牙齿将食物慢慢嚼烂;三是通过腹腔,用胃肠的蠕动来使食物自然消化。
【延展】
       巴甫洛夫是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
       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从事心血管神经调节的研究。1887年,他逐渐将研究的方向转向人体的消化系统。1888年,他发明了新的实验方法,不是用被麻醉的动物做急性实验(每次实验完了,动物也就死掉了),而是用健康的动物做慢性实验,从而能够长期观察动物的正常生理过程。他提出了条件反射学说,即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在解剖生理学上又称前馈控制系统。两样本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东西,因为长期一起出现,以后,当其中一样东西出现的时候,便无可避免地联想到另外一样东西。为此他领取了“诺贝尔奖”的生理学或医学奖。
       巴甫洛夫创造了多种外科手术,彻底搞清了神经系统在调节整个消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他还发现当味觉器官感受到了食物刺激,便会通过神经传给大脑,通过大脑传给迷走神经让胃液分泌。   
       巴甫洛夫曾用猫与狗做过有关消化的实验。他把食物喂给猫然后经由X-光线机器观察猫在吃完食物之后胃里的变化。当食物进入猫胃的时候,胃马上就释放出消化液。这时,一只狗被带到猫所在房间的窗边,狗叫起来,猫变得很害怕,而X-光线机器显示出在它体内消化液的分泌已经停止了。随后,狗被带走,但是此后,猫的胃很长时间都处在同样的状况中。消化过程并没有恢复正常,食物在胃中保持未消化状态长达六个小时之久。在六个小时之后,当消化液开始再次流动的时候,食物已经变得坚硬而且很难消化。实际上,当猫开始担心狗出现的时候,胃就停止了它的正常工作状态。
  与此类似,当人处于嫉妒、怨恨、生气、不满、紧张等负面情绪的时候,即使吃再好的食物,对身体也会是负担。可见,即便是为了消化功能的正常运行,我们也必须保持良好的情绪。



2020-11-21 05:34:07 来自青青岛社区
--
帖子已过期,不能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