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录] 注册
-

『清晨经典沐心』谨和五味

人气:57178 回复:0打印 | 文字选择:TT

【原文】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大意】
因此,谨慎地调和饮食五味,会使骨位正直,筋脉柔和,气血通畅,腠理固密。这样,就会使骨骼强健,元气精纯。所以重视养生之道,并且依照正确的方法加以实行,就能长久地享受自然的寿命。
【延展】
       饮食是人体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是保持机体健康的一大要素。因此应该合理调配饮食中的五味,“五味”指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黄帝内经》非常强调多样化饮食,极力反对偏食某些食材、偏嗜某种口味,主张人体生命必须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饮食五味对五脏具有滋养作用,但如果过于偏嗜某一口味,就会造成五味失衡,营养失调,而对身体产生危害。所以,在日常饮食养生中,五味调和是最基本的法则。
       若是经常多食肥甘厚味,便令人生内热,甚至引起痈疸疮毒,《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饮食偏嗜也会影响健康,《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央。”
       其次要“定时定量,寒温适中”。《灵枢·五味篇》对不按时进餐所造成的影响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黄帝内经》主张饮食应当适量,反对暴饮暴食,反对饮食过量或不足。过饥或者过饱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饮食的温度,不可过热,也不可过凉,要做到寒温适中。正如《灵枢·师传》所说:“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至邪僻也。”



2020-11-19 05:51:32 来自青青岛社区
--
帖子已过期,不能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