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录] 注册
-

『清晨经典沐心』学贵心悟

人气:33003 回复:0打印 | 文字选择:TT

【原文】
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宋·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篇》)
【大意】
学习以心领神会为贵,沿袭前人旧说而不求发展,不会有功效。学习达到“悟”的境界,方能心领神会,有所创见,完成对前人旧说的超越,这是学习有成的重要契机。放弃这个重要环节,守旧囿成,学业就不会有成效。悟到了事情的妙处,对学人治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延展】
       一百多年前有一位不顺从习惯的人———巴斯德,他对各种食物的变质,总觉得是有“元凶”在作怪,就构想设计了试验。首先从煮沸的同一锅肉汤中盛出两碗,分别放在无人的高山上和人多的市集里,结果市集里的那碗汤变质开始得更早,情况也更严重。由此他认为使食物变质的“坏家伙”在自然界到处都有,只不过市集里来往的人多,尘埃多,进入肉汤里的“坏家伙”更多而已。
       巴斯德又用直颈和曲颈两种烧瓶来做试验。他先将肉汤作为营养液装入到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坏家伙”则被阻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巴斯德将瓶中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坏家伙”全被杀死,然后放冷静置,结果瓶中没有发生混浊变质现象。对于直颈管烧瓶来说,外界空气中的“坏家伙”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营养液中,不久营养液就混浊变质了。可见“坏家伙”不是从营养液中自然生成的,而是空气中原本就已经存在的,这个实验为巴斯德发现微生物细菌奠定了基础。
  人们常常认为许多现象都是 “应该”的,很自然就不再深入思考了。巴斯德正相反,他是一位有心人,耐心观察在“应该”中的各种相同和不同现象,用心归纳着导致“问题”出现的蛛丝马迹。可见,非凡的人总是在普通人的司空见惯中,思考着常人不会去想的更深层的奥秘。在人类的科学史中,有突出贡献的人总是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全身心地投入研究,在不断的思考、领悟中终能有所突破。



2020-11-07 05:38:49 来自青青岛社区
--
帖子已过期,不能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