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上》) 【大意】 高明的工匠教授别人,一定会按照法则,而学习的人本身也应当遵循法则。 【延展】 我国考古学者曾发掘出公元2世纪汉朝的浮雕像,其中有女娲手执规,伏羲手执矩的图像。在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中,也提到夏禹治水的时候“左准绳(左手拿着准绳)”,“右规矩(右手拿着规矩)”。在甲骨文里,就发现有规和矩这两个字。其中规字很像一个人手执圆规在画图,矩字像两个直角,可以说极尽象形文字之妙。 “规”,就是圆规,是用来画圆的工具;“矩”很像现在的直角尺,是用来画方形的工具。规矩的本意是指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也用来比喻标准、法度。 孟子说:“羿教人射箭,总是期望把弓拉满,学的人也总是效仿着把弓拉满。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艺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学的人也就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 这正是《孟子·离娄上》所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的意思。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没有规矩,教师不能教,学生无法学。 小至手工技巧,大至安邦定国,治理天下,凡事都有法则可依,有规律可循。 因此,一定要顺其规律,不可悖逆而行。如果悖逆而行,就会出现“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那样的情况,将会导致天下大乱。所以,规矩绝不是小问题。 钱穆先生写过一篇《做人的规矩》的文章,说:“诸位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做甚么应该像甚么,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