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凡有血气,皆有争心,故利不可强,思义为愈。义,利之本也。(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年》) 【大意】 凡是有血气的人都有争夺之心,所以利益不能强取豪夺,心中不忘记道义就能更胜一筹。道义,是利益的根本。 【延展】 甲、乙两个伙伴出门旅行,甲带了一张饼,乙带了两张饼。走到半路,因为有些饥饿,两人就拿出各自的饼放一块儿,路边随地摆了个野餐,打个平伙。 每人快吃完一张饼的时候,有个陌生人过来问路。见陌生人对饼感兴趣,两人觉着反正饼又不是什么珍贵的食品,自己吃一块也差不多饱了,便邀陌生人一起吃饼。 陌生人开心地吃了一张饼,他觉得很好吃,为了表达谢意,他慷慨地留下了6枚金币。 问题来了,这6枚金币该怎么分呢?甲想平分金币,每人3枚。乙则不同意,坚持四二分,因为他出了2块饼应该拿4枚,甲才出了1块饼只能拿2枚。两人争执不一,难以统一意见。这时,另外一位路人见状说,前面不远处的村子住着位智慧老人,你们不妨去问问他。 甲为了争到3枚金币,亲自跑去问智慧老人,将前前后后的过程一一说与老人。 智慧老人说:你仔细想想,你们3人一共吃了3块饼,一人吃1块,从数学与逻辑上看,你连1枚金币都分不到!因为你吃的是自己带的那块,而陌生人吃的是你朋友多余的那块。 甲听了后恍然大悟,原来自己1枚金币都分不到,他满怀沮丧地准备回去。 智慧老人又说:等等,如果你按照我说的方法,也许能得到3枚金币。 甲又惊喜又疑惑地问:怎么做呢? 老人平缓地告诉甲:你回去跟你朋友说,没见到智慧老人,并自责自己太贪心,不应该要金币。 甲按照老人的指点回去跟乙说,自己白跑一趟,没见到智慧老人,不过自己想通了,是自己贪心,不要金币了。 乙颇为感动,对甲说:出门在外,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金币一人3枚。继续我们的行程吧! 就这样,按理分不到金币的甲得了3枚金币。 生活中,我们往往紧盯自己的利益,可并不是所有你得到的都是理所当然的。也许就是出于你的谦让品德,加上对方的宽宏大量才会让你终有所获。尽到自己的本分本职,满足于该得到的,不可有非分之想,才活得踏实舒心。 而对于拥有“两块饼”的人来说,他可能是个很谦让的人,与你三三分,这是愿意和你共享资源,是你的贵人,值得你敬重、深交、感恩。他也可能是一切按理性逻辑办事的人,坚持四二分,这是精明的人,也值得学习。最终你要成为一个既懂理性逻辑,又有温度、有善心的人。只有当你的内心装着谦让和情义的时候,你的人生才会绽放更多的幸运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