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心无愧怍,则无入而不自得;心无贪恋,则无往而不自安。(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小官对移》) 【大意】 只要心里没有抱愧之事,无论在哪儿都能悠然自得;只要心里没有贪念,无论去哪儿都不会心有不安。 【延展】 一位老者早上到医院抽血,对当值护士表示九时必须离开,护士看看挂钟已是八时三十分,虽然排队的人不太多,但总不能如那老者所愿的时间完成。三十分钟后,终于轮到那老者。护士好奇地问他为何要急着离开。 “我约了住在老人院的太太吃早餐。可惜现在已经赶不及了!” “没有关系,迟一点也是可以的。你们真是恩爱呀!您太太的身体好吗?” “她几年前已诊断有脑退化症,早已认不得我了。” “那你有没有和她吃早餐她也不会记得,为什么还是急着赶去呢?” “她记不起我为她所做的是真的,但我还记得自己答应了什么呀!” 谨记“做人要无愧于心,千万不要做亏心事”!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做亏心事”的意念在心中萌发时,心理上常常表现出自相矛盾或常处于耗神费心之中;在亏心事得逞时,精神上虽然一时处于极度兴奋状态,但随后便处于忧虑之中;当亏心行为败露时,受到周围人群、社会舆论的谴责,法律的审判时,精神又处于心乱如麻、沮丧、恐惧、自卑和紧张的状态;即便是亏心之事尚未败露也必定处于心神不安、自虑、自责的精神状态之中。总之,亏心行为的点点滴滴,都是精神折磨、自我身心摧残的过程。医学心理学证实,当一个人做了亏心之事后,便会陷入各种不良情绪之中,甚至造成神经系统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人体功能失常,进而引发多种疾病。有亏心行为的人,常常留下药物难以治疗的心神颠倒,失去了人格的尊严,有人甚至会因此而痛苦一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