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苦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孟子・尽心下》) 【大意】 言语浅近而意义深远的,是善言;操守简约而施与广博的,是善道。君子的言语,讲的虽然是平常的事情,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君子的操守,从修养自身开始,然后才使天下太平。人们的毛病往往在于放弃自己的田地不耕种,却跑到别人的田里去除草――要求别人很多很严格,要求自己却很少很轻松。 【延展】 一次,唐太宗上朝与魏征争论。魏征向来直言不讳,在朝堂之上与皇帝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怒气冲冲地回到后宫,长孙皇后见状,问出前因后果,然后假装糊涂地笑着问唐太宗:“皇上为什么生气呢?”太宗说:“因为魏征跟朕争吵。”皇后又问:“魏征为什么跟皇上争吵呢?”太宗说:“因为他指责朕做得不对。”皇后立刻说:“他为什么要指责皇上做得不对呢?”太宗哑口无言,想了片刻只好说道:“因为魏征是一个忠臣,见朕做得不对,就指责朕。”长孙皇后便立刻下拜,笑道:“臣妾恭喜皇上,能够得到一位如此忠言的良臣。”唐太宗会意,心中的怒火也便消了下来。 又有一次,唐太宗因为一匹心爱的骏马突然生病死掉了,因而要杀掉养马的宫人,长孙皇后假装糊涂的问道:“皇上杀养马的官当然可以,但是得给他列出罪状。他养的马死了,这是他第一条罪;让皇上因马死而杀人,这是他的第二条罪;各国使臣听到这个消息,必定轻视我们大唐,连百姓的命都不爱惜,怎可与大唐结交,这是他的第三条罪。有了这三条大罪,他真的很该死。”太宗听后,便赦免了养马人的罪。 长孙皇后从始至终都是充满智慧的,她没有直接指出唐太宗的不对,而是用了一种看似糊涂却十分委婉的、让唐太宗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劝谏皇帝,言近而指远,这种看似糊涂却四两拨千斤的沟通艺术值得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