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小事不糊涂之谓能,大事不糊涂之谓才。(语出 宋・司马光) 【大意】 做小事保持精明只是有能力,而做大事不糊涂方可被称作人才。 【延展】 北周时期,牛弘是一名图书管理员,他专门负责文牍,干各种文字记录工作,而且干得非常出色。隋朝建立后,牛弘得到了隋文帝的赏识,被授予散骑常侍,秘书监等职位。 牛弘忠于自己的工作,他为收集和保护典籍做出了巨大贡献,隋朝之前战乱不断,很多书籍也都散落遗失了。隋朝建立后,牛弘建议隋文帝开民间献书途径。隋文帝知道这是一件好事,于是就采纳了牛弘的建议,凡是能够献出一卷书的人,就赏赐缣[jiān双经双纬的粗厚织物]一匹,隋文帝的这种政策,收集回了大量的书籍文献。 除了收集和保护书籍外,牛弘还非常精通律令,按照现在的话来说,此人是一个法律专家。他还通晓各种礼乐制度,有一段时间,牛弘被任命为礼部尚书。 牛弘的外表看起来非常朴实,他待人宽厚,当时很多人称他为大雅君子。弟弟牛弼爱喝酒,喝完酒就耍酒疯,有一次弟弟将他家的牛射死了,牛弘的妻子回到家对他说,小叔子射杀了家中的牛,牛弘听了说可以将牛做成牛肉干。妻子看牛弘没什么大的动静,又说了一遍小叔子杀了家里的牛,牛弘直接来了一句我已经知道了,随后无任何反应继续读书。 杨素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这样的人很容易看不起别人。然而,杨素只要见到牛弘就会恭恭敬敬的。有一次杨素要领兵出征,就前往牛弘府上告别。按道理来说这样的权臣到家里造访,告辞时主家一定会送到门口,牛弘却按照常规礼仪,只将杨素送到了中门。杨素郁闷了,对牛弘说:“我要出征是来跟你道别的,为什么你只送这么近呢?”牛弘话都没说拱了拱手就回去了。无可奈何的杨素只好叹息:“牛公此人真可以说是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啊。” 家人奈何不了他,同事们奈何不了他,皇帝拿他也无可奈何。隋文帝知道牛弘有些“书呆子”气,但正因为如此,隋文帝对他非常信任,隋文帝先后让他出任吏部尚书和大将军。 有一回隋文帝让牛弘去宣布圣旨,牛弘走到玉阶下,刚准备宣旨的时候,却闭上了嘴一句话没有说。他退回到隋文帝身边说:“我把内容都给忘了。”这时候的隋文帝是哭笑不得。后来隋文帝说,传话只是一件小小的事情,这你都办不成,看来你是不能当大官啊,此事后,隋文帝更加赞赏牛弘的朴实和正直。 有一次,一位从岭南来的书生求见,牛弘二话没说,马上让门房领书生进来。经过一番交谈,牛弘觉得这个书生非常有才华,就准备向隋文帝推荐。 第二天,一上完早朝,牛弘就单独去觐[jìn,朝见(君主)]见隋文帝。牛弘说:“陛下!微臣有一件礼物要送给您,不知您喜欢不喜欢?”隋文帝上下打量了一番牛弘,心想,今天这是吹的哪股邪风,连我们的尚书大人也开始学会送礼啦!“ 于是,隋文帝就问牛弘:“你送的是什么好东西啊?”牛弘朗声说道:“陛下!臣给您送的礼物,不是别的,就是治国平天下的人才。” 隋文帝一听说是人才,顿时也来了精神,连忙追问道:“是谁?”牛弘回答:“岭南来的一介无名书生!”“有没有功名?”隋文帝追问。牛弘回答:“没有!”一听这话,隋文帝发了火,大声责问说:“没有功名,你凭什么推荐?”牛弘也大声回答:“凭他的才学!微臣已经跟他谈过,陛下不信可以马上找他进宫策问。”但隋文帝坚持说:“没有考中功名,不管是谁都不能越级使用!”说完,就要走。 就在这时候,牛弘跪下拼命叩头,并大声喊道:“进士考试也是为朝廷选拔人才,现在有人才,陛下为何不用?”隋文帝见牛弘头都磕出血了,就有点不忍心,语气也缓和了,说了句:“那明天让他来见见朕吧。” 第二天见面一交谈,隋文帝也觉得书生颇有才华,就破格任命了他。 牛弘在大事上执著、精明,在小事上通融、糊涂。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