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录] 注册
-

任老聊書畫(二十五)《張黑女碑》的藝術性和狀元書法一一和李岩老弟聊《張黑女碑》及狀元書法

人气:10566 回复:1打印 | 文字选择:TT

任老聊書畫(二十五)
《張黑女碑》的藝術性和狀元書法
一一和李岩老弟聊《張黑女碑》及狀元書法

    李岩老弟,張黑女(讀賀汝音)名玄,因玄字避康熙諱。北魏任南陽太守。(河南省南陽人)三十二歲去世。此碑就是後人為他立的墓葬碑(公元五三一年)。碑和墓都已佚。現存的碑文拓片是清道光間書法大家何紹基發現和收藏的。被他視為珍寶而流傳至今。甚幸!甚幸!
    李岩老弟,下面請欣嘗《張黑女碑》拓片:


1752785535
1752785535
1752785535
1752785535
    李岩老弟,你看過此碑後,肯定會說妙不可言。這就對了,它就是妙不可言。它從出現哪天起。就轟動一時,至止今日。它攪動了一場中國曆史上碑和帖的口水大戰。上期咱講到的阮元、包世臣直到後來的康有為都為碑文的大量出現而歡呼。尤其是康有為的書《廣藝舟雙楫》出版後。從此而出現了一場“揚碑抑帖”的所謂變革運動。
    李岩老弟,魏晉南北朝在中國古代史中是個至暗時代。很多史學家都不願提及。但是這些無名氏所創造的書法藝術。可以說登峰造極,異彩紛呈,各具千秋。不管是造像石、摩崖刻石、墓碑文字,可以說是中國文字史上的一次大比拼、大發展、大躍進。它們各領風騷千百年。從造形、分佈、筆劃、組合、伸展等各方面展示了中國文字的形體美、筆墨美、線條美和整體美,美到極至。直到今天,無人敢說自己已超越两字。它造型敦厚,筆墨幹裂,點如飛標,撇捺如刀,力透千斤,如錘如錐。真正的北方遊牧民族的大開大放,上下奔騰,勇猛向前的風格氣魄。正因如此,引起了某些士大夫、文人墨客的高度吹捧和深度的實踐。但至今未越雷池。正所謂心畫也。
    李岩老弟,請欣嘗部份魏碑:


1752785535
1752785535
1752785535
1752785535
1752785535
1752785535
1752785535
1752785535
1752785535
    李岩老弟,通過對魏碑的再認識,所謂楷書盛在唐朝的說法有些偏頗。三國的鐘繇、衛覬、梁鵠、胡昭等人,楷書之法已相當精妙。魏碑的發現,民間楷書的造詣也非同一般。

1752785535
1752785535
1752785535
1752785535
以上是漢未諸家書法

    李岩老弟,下面聊聊兩個奇葩狀元及書法。第一個唐朝人鄭冠。鄭冠唐 (823年)取得文科狀元,(828年)取得武科狀元。封了個五品官(戶部郎中)。這就是史書記截的雙科狀元的史料,連生卒年月都沒有。不得不使人联想翩翩。但又想不出是為什麼?
    現只有看他唯一的照片吧!


1752785535

    第二位是宋朝的王世則(連科狀元)太平興國(983年),因構畫亁坤,座我之龍樓風閣,開窮日月,為我之玉戶金關。這兩句奪得狀元(因小時侯石頭把腿壓傷而為瘸子),也是我國科舉史上唯一的瘸子狀元。第一次獲的狀元後,有人舉報這次科考有敝。宋太宗下令第二次再考,王世則再獲狀元。史稱連科狀元,留在中央工作。後因立太子的問題,得罪皇帝。下放到廣西象州。在象州工作任勞任怨,愛民如子,辦農業,興水利。為宋史一名清官。後轉外史出國撫邦立功授獎調回中央。不幸四十六歲病逝汴京。惜哉!惜哉!
    王世則書法:


1752785535


註:編輯指導,李岩(作家、文藝評論家);原創:任秋明(資深文博工作者、書畫家);校註:慕羨紅(文史工作者、任秋明學生)。

   下面,請欣嘗任秋明老师近期書畫作品:


1752785535
1752785535
2025年7月3日上午晴编辑于青岛格里居



2025-07-03 10:33:56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1752785535
1752785535
1752785535
1752785535


2025-07-03 10:35:21 来自青青岛社区
--

回复此帖

用户名: 密 码: (已经输入0字节) *
-
请绑定实名后进行跟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