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老聊書畫(九) 太行匪下山 搶人拜學藝 一一和李岩老弟聊聊畫家蕭照和李唐 公元1127年,大中華史最最慘烈的時光。3月20日,金兵攻破開封城。和平奪得政權的北宋王朝在燒殺搶掠中滅亡。開封城內火熖衝天,刀光箭影,人哭馬叫。百萬人囗的城市成了人間煉獄。太行山下的路上,從城內逃出的百姓驚悚地向南方奔逃。就在這時,從山上衝下一隊人馬,控住了部份逃難人群,把他們掠到山上,搜身掠財。這時,有一個匪首走到一個瘦瘦的人跟前,奪下他的包袱,打開一看,沒有值錢的東西,只有幾枝毛筆、幾小卷書畫紙和破碎顏科。匪首一看,問道:你叫什麼名字?李唐。對方答到。匪首一聽,立即笑臉相迎,客氣地說,你就是畫師李唐?李唐說:正是。匪首回頭一望黑壓壓的人群,立即下令把他們放了,扶著李唐進了他們的匪巢。他讓李唐留在山上教他作畫,並拜他為師。李唐不答應,說要到南方去謀生。匪首思慮一會儿,說道:你答應收我為徒,我陪師傅一同下山去南方,怎樣?無耐的李唐只好說:好吧。這就是史上有名的大畫家蕭照和李唐的傳奇故事。 李岩老弟,下面咱就聊聊李唐和蕭照的書畫藝術。李唐其實是經過兩宋的大畫家。在北宋後期李唐已有名氣,他的名氣來自范寬、李成、荊浩、許道寧等前輩畫家,這時的李唐主要是學他們。李成發明了\"卷雲皴\"。在此基礎上,他創造了\"斧劈皴\"。李唐的\"斧劈皴\"使他的山水畫氣壯山河,更加雄偉,筆墨更加濃重,層次欲感清晰。三遠之法用到妙處。他的這些成功當然離不開他所處的環境一一太行山脈。他從先輩那裡領悟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和雄狀美感。所以,李唐的山水畫總使觀者感到大自然的震憾,感到筆墨氣吞山河的力量,感到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他到南宋杭州後,由於生存的需要,他不得不沿街賣畫。直到快八十歲了,才被高宗趙構聽聞,召進了畫院。生活得以安寧,不過很快就逝世了。 蕭照跟隨李唐來到杭州後,靠李唐賣畫為生。生活異常艱苦。在那個戰亂年代,書畫生意更是難以維持生計。李唐曾作詩一一雲裡煙村雨裡山,看似容易作時難。早知不入時人眼,多買胭脂畫牡丹。蕭照看到生活的艱辛,除了照顧師傅,更加刻苦地學習,借助他對大自然的深刻認識,在李唐山水的基礎上有了新的創作和發展。他一改李唐畫中有主山的章法,加上對國家半壁江山失去的痛恨,畫中主山移動為半壁的造形,另處半壁顯待空曠深遠,這就是他對失去家鄉山河懷念的思想表達。 李岩老弟,古代文人的家國情懷很濃厚,上忠君,下憐民。他們往往將自己的思緒註洩到詩詞、文斌、書畫之中,以此表現達濟天下,貧善己身的美德。象孟子、杜甫、辛㓜安、鄭板橋等人。蕭照雖然幹過山匪,他自跟隨李唐,尤其進了皇家畫院以後,文人騷氣在他身上也有所表現。趙構在杭州安定以後,整天也想入非非。他在西湖邊上蓋了一個叫涼堂的休閒埸所,有四面空白的大墻,他喜歡蕭照的畫,派人叫蕭照一晚上完工,蕭照答應但要四壇好酒。一更喝一壇畫一面。四更便畫完。趙構看後很高興。對蕭照大加嘗賜。又是玉帶、又是金銀。他的名氣也隨之大增。當然這也說明蕭照在當時的畫技確實非同一般。 李岩老弟,大宋王朝是曆史上一個比較開明的王朝。重視文化教育,文化氛圍濃厚,所以像詩歌、詞賦、繪畫、書法、美食、燈藝、服裝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北宋的李成、范寬,南宋的李唐、蕭照,他們的山水畫,在中國繪畫史上是座高峰大巒。氣勢恆偉,筆墨濃重,大張大開,空間遼闊,峰奇石怪,使人視之欲往。尤其蕭照從北到南的開潤眼界,他把北山南水、北風南靄揉在一起,人視欲飄飄之仙境。他的繪畫在南宋起到了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當然,尤於國策偏頗,重文輕武,兩宋王朝都是在燕歌鶯舞中被慘烈的戰爭消滅。可悲!可歎! 註:李岩,島城作家,美术评论;任秋明,資深文博工作者,书画家。 請欣嘗任秋明先生的近期畫作“高人飲茶”—— ! 2023年11月13日中午晴朗于青岛格里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