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死生,天地之常理,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也。(宋・欧阳修《唐华阳颂》)
【大意】
死和生,是自然界不变的规律,怕死的人不能侥幸免死,贪生的人也不能侥幸苟活。人都有生,也都有死,生生死死,这是人世的规律,谁也不能除外,贪生也好,怕死也好,都不能侥幸以遂心愿。倒不如正视人生,不畏死,不苟活,心情坦然地度过一生。
【延展】
李开复除了拥有创新工场创始人、“梦想导师”的身份,也是曾任职苹果、微软、谷歌三家上市公司的总裁级人物。2013年9月,在他52岁生日之前,被查出患有淋巴癌。
从人生的巅峰坠入病痛的折磨,从喧嚣抵达沉寂,他问自己:“除去虚名和成就,你的人生还剩下什么?”
李开复在纪录片《筑梦者之李开复向死而生》中,自述了历经两个月确诊、六个月化疗、九个月休养的经历,并坦言“一度认为自己活不过100天”的绝望。李开复更是披露了留学时期的家书,第一次哽咽说出欠已故父亲的一句道歉,第一次落泪谈及母子深情,第一次温柔细述对妻子与女儿的亏欠。
李开复反思道:“健康、亲情、爱,才是永恒。牺牲健康去换取所谓的成功和梦想,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他还说,以前总鼓励年轻人要去追求什么,现在则不一样了,他认为“年轻人需要放下追逐虚名,关注健康、亲情和爱才更重要。”
李开复还出了本书《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李开复说,向死而生本身的意思,就是人在世俗里面很容易陷入今天的现实世界里面。而面对死亡,我们反而容易得到顿悟,了解生命的意义,让死亡成为生命旅程中无形的好友,温和地提醒我们,好好活我们的生命,不是只渡过每一天的日子,也不是只追求一个现实的名利目标。
在遭受病痛折磨后,李开复修到了哪7个死亡学分?他的答案是:
1.健康无价;
2.一切事物都有它的理由;
3.珍惜缘分、学会感恩和爱;
4.学会如何生活,活在当下;
5.避免名利的诱惑;
6.人人平等,善待每一个人;
7.我们的人生到底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