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汉・贾谊《鹏鸟赋》)
【大意】
以冶铸比喻说,天地好比洪炉,造化好比铸工,阴阳二气好比炭火,天下万物好比是由这洪炉中冶炼出来的铜。自然界的变化是由无形的气和由它派生的有形的物体朴素转化而成的。或聚首、或离散、或消亡、或休息,哪里有一定的规则呢?千变万化,没有终结。
【延展】
冯大中,1949年出生于辽宁,号伏虎草堂主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
冯大中的画风严肃典雅,画虎突破了程式化的俗套,赋予虎以人文之神韵,并创造了自己的艺术符号,堪称“前无古人,后启来者”,被誉为“天下第一虎”。
冯大中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跟着当地的李笑如老先生学习画虎,虎作为自然的一份子,它的体态、动作、神采无不反映造化的玄妙。他经常到动物园中观察老虎并进行写生,那时候对物象的观察只能靠写生和记忆,但正是这种看似费时费力的方法更锻炼了他的眼力。我们的祖先之所以将虎作为一种图腾,无疑是从虎的身上感受到了造化的神奇与伟大。冯大中认为他今天去观察虎,或者观察其他任何动物,同样也是在观自然,观造化。
在谈到当代艺术家应该如何利用传统的材料表达出当代社会的审美趣味以及如何去实践的问题时,冯大中说:“五代董源说过:“师今人不如师古人,师古人不如师自然,师自然不如师造化”。这句话道出了艺术家创新的不二法门,这里面的古人我们可以理解为传统,自然可以转化为写生,而造化则是对万事万物的根本理解,或者说是万事万物的运转之理。其实,这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生相长的,不能截然分开。
传统是前人在观察自然体悟造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视觉形象,这个视觉形象体系蕴涵着自然规律以及造化之理。如果我们足够的聪慧和敏感,在学习传统的过程中就可对自然及造化进行参悟。自然的运转无处不体现着造化的奥妙,我们对造化的认识一定是在观察自然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总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