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第

春暖花开爱书来

人气:20223 回复:2

春暖花开爱书来


仇方晓




“爱书来”是个书名。鼠年伊始,响应号召为防疫情杜门在家。除了看电视,就是钻进杂书堆。不觉春意已浓。苦于不能逛实体书店,只好去网上“逛”,不意发现了这本《爱书来——扬之水存谷林书札》(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1月版,精装,9印张,定价78元)。书名取自清吴伟业《梅村》诗句“惯迟作答爱书来”,诗意道出以纸为媒的鱼雁往还时代,人们收到信后的愉悦之情。见后虽然喜欢,却嫌价高。正犹豫间,忽见有搞打折优惠活动者,标价不及五折,赶紧央人购来。喜爱之情不啻捡漏。


谷林先生,本名劳祖德。一生喜爱读书、买书、藏书。自幼尤好文史,却干了大半生会计。56岁才年调入中国历史博物馆参加历史文献整理工作。一待14年。谷林先生的文字简洁好读。他的书我几乎都买了,只是最早的那本《情趣·知识·胸襟》,初见不识先生大名,误以为是心灵鸡汤类读物没翻。至今引为憾事。其余如《书边杂写》、《淡墨痕》、《答客问》、《书简三叠》、《谷林书简》、《上水船集》(甲乙二集)等,连他校点出版的230万字五大册的《郑孝胥日记》,也半价买来。《爱书来》收谷林先生写给扬之水的信156封,附录收入扬之水致谷林先生的信38封。扬之水在“写在前面的几句话”中说:“(谷林先生)晚年所作书信的内容,认真论起来,很少有‘事’,更鲜有‘急事’,淡墨痕,闲铺陈,不论大小,一纸写竟,便正好收束。……特别有着文字和情意的好。也可以说为去古已远的现代社会保存了一份触手可温的古意,那么其中若干细事的不能了然,似乎不成为问题。”曾为《读者》作者、兼任义务校对和评论员的谷林先生的信札,所谈多是读书心得,买书之乐、赠书往来、文坛故事、历史掌故。可读可记可思的“事”随处可见。如谷林先生先的信中,常见谈自己买书的故事。如某日步行上下班的谷林先生路过一家书店,发现一部《全唐诗》,所带背包装下小一半,其余请书店扎成两捆,两手分提,步行回家,并不换歇。彼时先生已届古稀。这般劲头,太可以了。有趣的是,往来信札中,谷林先生对扬之水的称呼,非“公”即“兄”。可见风谊之厚。现在这般情致的信还会有人写得吗?
   


扬之水致谷林先生信中, 2005年12月间有一则“为谷林先生寿”短文,是录自《说郛续》的一段文字:“赵季仁曰:‘某生平有三愿:一愿识尽世间好人,二愿读尽世间好书,三愿看尽世间好山水。’客曰:‘尽则安能,但身到处莫放过耳。’”篇后括号里文字中,扬之水的一句话极为感人:“我视先生为一种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生平第一愿,则识得先生,诚可谓‘身到处莫放过’,我已践行了。”谷林先生在写给扬之水最后一封信(2008年10月11日)中,开头便谈读到扬之水赠书《终朝采篮》时,“欢悦之至”。好写道,这封信写了多日后发现有错字。却称:“任它去了”,最后还调侃道:“公发现错别字,大概不会打我手心,且必能为一笑补正也。”信中还写道:“昔贤有云:‘生老病死,时至即行。’此为‘安命’。”不幸一语成谶。
三个月后,谷林先生溘然长逝。扬之水谈起那句“昔贤有云”时说“此际读来竟像是平静的诀别。”  


扬之水,本名赵丽雅。曾卖过西瓜、开过卡车。酷爱读书、藏书、作文。曾做过《读书》编辑。编过、写过许多书话类书。文字精炼可读。张中行先生《负暄三话》曾为她立传。后来她又师从孙机先生潜心文物研究,著文专考证有据,识见精道,亦成大家。因佩服她的经历与学识、喜欢她的文字。她的书差不多每见必买。已收《〈读书〉十年》(日记三册),《脂麻通鉴》、《诗经别裁》、《诗经名物新证》、《终朝采绿》(书话集)、《古名物寻微:终朝采篮》、《棔柿楼杂稿》、《无计花间往》、《物中看画》等多种。都是我案头常备之书,


春暖花开爱书来。开卷如沐春风,暖意在身。果然“触手可温”。



打赏TA共获得: 金币:0
还没人打赏
2020-06-05 05:57:59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 引用 | 编辑 | 举报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回复
回复:

{2042}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0-06-05 22:26:59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2045}

我来说一句

发表
2020-06-05 05:58:41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此贴
用户名: 密 码: (已经输入0字节) *
 
 
打赏

金币:

评语:

可选评语:
  • 祝福……
  •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不作死就不会死

顶部 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

用其他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