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4年,青岛有了最早的零票。当时的青岛市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客运线路20条,客票采用分段分小站计费方法,运价每站2分。
1960年,为适应广大乘客的乘车需求,公司本着优先照顾远距离乘客,适当照顾一般乘客的精神,将较复杂的票种简化为通用的三种票。
1983年8月27日,公司将零票全部改为1角起价,取消5分票种。
1990年2月28日,公司再次对票制票价进行改革。零票价格1角乘5站,2角乘14站,15站以上为3角。市内最高票价3角。
1992年末,公司制定票制、票价改革,取消累进制票价,实行上车一票制,市区普票仅有2角、3角两种。
1995年8月,在企业“三制”改革中,公司对票价进行了相应调整,市区普票由原来的3角、2角一票制,全部调整为5角起价,5角进制,6站进级。1998年,市区、市郊增加中巴车,实行上车一票制。其中空调车在空调开放时上车两元,不开放时上车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