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第

不应不信不达不雅

人气:12556 回复:0

不应不信不达不雅

说明
    原著,《战国策・齐策》,附后。
    课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7学年六年级下册《舍本逐末》,附后。
质疑
    课文对原著的几处改编似不信不达不雅。
浅析
    把史书改写为教材,须有一定的标准,否则无从操作及评价。标准是纲,纲举目张。
    笔者认为,这个标准应是讲求“真实性、语法性与逻辑性、文学性”――新编、戏说、恶搞除外:

          1.真实性。忠实于原著重要的人、事、景、物、意(语意)、理,原著中非重要的可删可改,原著无而又非重要的可添加。
    2.语法性与逻辑性。在现代汉语基础上的通顺、合理。
    3.文学性。彰显作品的语言艺术。
    课文对原著改写之不妥处有四:
    1.课文删除原著赵威后之两问(问民问王)。
    原著――
    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课文――
    她请使臣坐下,亲切地问道:“久未问候,贵国的庄稼长得好吗?”

    原著赵威后之三问,问岁问民问王,考虑周详,层层递进,逻辑性强;提问抓住要害,重要的先后放在首问、次问;三问是三个问句的排比,述说颇具气势。赵威后甫一出场,就是精彩亮相:有眼光有口才的政治家而非头发长见识短之妇人。
    课文删除问民问王两问,仅剩问岁一问,除与事实(史实)不符外,还使得原著赵威后诸般闪光点均黯然失色。另外,还与下述课文中使臣两个反问的第二个(问岁问民)对不上号。
    2.课文删除原著使者反问之一问(问民)。
    原著――
    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课文――
    使臣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我是奉了敝国国君之命前来问候您的,可是您不先问候敝国国君,反倒先问起庄稼,这分明是先贱后贵。难道说,一个治理万民的的君王,会比不上庄稼和百姓吗?”

    原著使者反诘为何先问岁问民二问,而课文使臣的反诘仅是为何先问岁一问,二减一,这又假了。
    这假,坐实了课文上述的赵威后只有一问(问岁);这假,使得使臣的第二个涉岁涉民的反诘似是无中生有,因为前面交待只有问岁一反问。换言之,课文赵威后没问民,课文使臣一开始也没说及问民,但接着的却变成既问岁复问民的了,是典型的前言不搭后语。
    3.课文删除原著赵威后一反问(“苟无民,何以有君?”)。
    原著――
    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课文――
    赵威后听了并没有生气,反倒笑着对使臣说:“这你就错了!没有庄稼,如何养活人民?这不是贵贱之分,而是本末之别啊!难道说要先舍根本,去问那些末节吗?”

    原著赵威后的两个假设的反问,步步深入,环环紧扣,论证有力。课文仅剩第一个反问,不但背离原著重要语意,且使语势单薄,还缺失了最重要的第二个反问,即民与君关系若何,不得而知。“末”之不存,“本末”之说将焉附?
    被删的“苟无民,何以有君”,反映“以民为本”的思想,是照耀古今的文明之光。这不是在改写中应该、必须保留而且还要强调突出的吗?
    岁、民、王三者彼此依赖,不可或缺。原著赵威后与赵使者言必称三者,使主题得以展开、深化,使论点颇具说服力。而课文赵威后与赵使臣从头到尾的对话无一人无一处能把三者说全说清,言辞效果大打折扣,连带人物也变得干瘪。
    令人费解的是,凡原著问民处,课文皆舍之,即课文干的全是舍本的事,它还煞有介事地说不要“舍本逐末”,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4.课文把原著“书未发”改为“书已发”
    原著――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
    课文――
    战国时候,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以示友好。赵威后很热情地接待来访的使臣。使臣在献上齐王准备的礼物后,又呈上一封齐王写的信。赵威后收下了信,并马上拆开来看。(她请使臣坐下,亲切地问道:“久未问候,……”)

    原著“书未发”,即信未拆开;课文改为“马上拆开来看”,相当于说“书已发”――再造假了。
    原著“书未发”就问岁问民问王,可见赵威后对“本”之重视,询问迫不及待于拆信前;而课文改为“书已发”后才问,从问的时机,从形象刻画,终究是落了下乘。
    综述,课文的改写,不信,无一忠实于原著重要之事及语意(这可是让大家信以为真的历史故事啊!);不达,叙述不合情理;不雅,语言艺术低劣化。
    网上搜索释文,上述四个问题无一与课文同,俱与笔者所述同。
    教师用书(教参)如此说:

    成语故事“舍本逐末”讲的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赵威后询问齐国的庄稼长得好不好,齐国使臣认为不先问候国君而先问庄稼,这是先贱而后贵,赵威后则认为这不是贵贱之分,而是本末之别。赵威后的回答使齐国使臣非常佩服。故事中的“本”是指庄稼和百姓,“末”指的是君王。反映了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思想。

    教参也同课文一样,赵威后、使者都不“问民”,使课文差错进一步固化。

    “差错率超过1/10000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不合格”――新闻出版总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6学年六年级下册字数95,000个,差错个数下限为9.5。
    本课文差错4处,计差错8个(“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每处计2个差错”――新闻出版总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至此,本册教材疑似差错达8个,若所指差错为真,则差错率为0.84/10000。

    笔者于2010学年起提出上述质疑。
    本册教材2006学年第1版。
    1.原著,《战国策・齐策》: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2.课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7学年六年级下册《舍本逐末》:

    战国时候,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以示友好。赵威后很热情地接待来访的使臣。使臣在献上齐王准备的礼物后,又呈上一封齐王写的信。
    赵威后收下了信,并马上拆开来看。她请使臣坐下,亲切地问道:“久未问候,贵国的庄稼长得好吗?”使臣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我是奉了敝国国君之命前来问候您的,可是您不先问候敝国国君,反倒先问起庄稼,这分明是先贱后贵。难道说,一个治理万民的君王,会比不上庄稼和百姓吗?”
    赵威后听了并没有生气,反倒笑着对使臣说:“这你就错了!没有庄稼,如何养活人民?这不是贵贱之分,而是本末之别啊!难道说要先舍根本,去问那些末节吗?”
    齐国使臣对赵威后的这一番话非常佩服,并且为自己刚才无礼的态度感到惭愧。
    现在,人们用“舍本逐末”来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打赏TA共获得: 金币:0
还没人打赏
2018-04-11 17:46:16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 引用 | 编辑 | 举报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青青岛教育社区欢迎您,请热爱论坛的【教师】朋友们加群276716411,认识一个圈子里的新朋友,一起聊聊天儿,说说话儿,还有精彩活动等着您

全部回复
回复此贴
帖子已锁定,不能回复!
打赏

金币:

评语:

可选评语:
  • 祝福……
  •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不作死就不会死

顶部 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

用其他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