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现代化节奏的加快,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危害居民生命和健康的最重要慢性病。在城市,恶性肿瘤排在全死因的第一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增长,社会负担不断加重。众所周知,癌症的筛查和早诊早治是公认的癌症防控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开展癌症的预防与控制、提高早诊早治率、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早建立适合国情的、高效经济的肿瘤筛查和早诊早治体系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根据国家卫计委和青岛市政府的部署,由青岛市卫计委主办、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青岛市疾病控制中心、李沧区卫计局承办的岛城癌症早诊早治惠民服务医疗项目,2015年李沧区已完成全区2万名居民的筛查工作。2016年的筛查工作从4月份正式在李沧区四个街道的17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展开免费筛查,使可能患有肺癌、乳腺癌、大肠癌、上消化道癌、肝癌等患者能够早检查、早治疗,以有效控制癌症的发病,切实减少癌症患者的经济负担。
李沧区作为国家卫计委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唯一副省级城市的区县,于今年3-4月份为筛查工作的全面展开做好准备,对全区居民的基本信息、人群分布开展调查评估,确定李沧区的项目工作在李村、振华路、兴华路、沧口四个街道办事处开展。
4月开始,由李沧区李村、振华路、兴华路和沧口四个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17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成2万名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初步筛查,筛查内容包括筛查对象的基本信息、饮食习惯、生活环境、方式和习惯、心理和情绪、既往病史、癌症家族史、女性生理和生育史等危险因素,并从中选择4000名高危人群在市中心医疗集团进行免费的个体血液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查、腹部超声及肺低剂量CT、胃镜、结肠镜及指示性活检病理检查、乳腺B超及乳腺钼靶等临床项目检查,
同时做好标本的储存、管理、临床数据的录入、质量控制,并为需要进一步诊治的患者建立绿色通道,提高癌症患者的早期治疗率。
筛查任务完成后,将按照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和国家癌症中心的相关要求,组织专家对每位接受临床筛查的高危人群进行评估诊断,形成筛查报告,并提出医学建议,反馈给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一以适当的方式告知筛查者本人或家属,这样就可以使符合条件的人员得到早起诊断和治疗的机会。
截止2016年10月30日,已完成筛查2万余人,其中筛查肺癌1510人次、乳腺癌930人次、大肠癌1263人次、上消化道癌1182人次、肝癌1244人次,圆满完成任务目标。在宣传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同时走进街道社区,创新健康教育模式,全面深入开展以恶性肿瘤防控为主要内容健康教育活动,为群众提供面对面的服务,截止2016年12月15日,宣传已覆盖101个社区,覆盖率达到87%。
一看这个数字还真是有点震惊,就不太明白社区是如何对居民进行癌症筛查的,还有这么多人。这么多人得癌症,听着还真是挺怕怕的。
果然,有相同疑惑的不止我一个人。

之后我又看到了这个。

这个报道的内容和李沧卫计委的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内容大意相同,最后一段筛查的人次数是完全相同的,信息应该就是来源于李沧卫计委。
和刚才的问题一样,这个数字到底是怎么落实的?有证据吗?
如果这个数据是真的,得肺癌的人可真是不少(肺癌人数比其他癌症人数都多)。敢问,这么多肺癌,跟现在低下的空气质量有没有关系?跟雾霾有没有关系?
随便说说。想听听大家对这个事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