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第

『清晨经典沐心』兼善天下

人气:4282 回复:0

【原文】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大意】
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
【延展】
  北宋名臣范仲淹本人出身贫寒,读书时每日只能以粥果腹;富贵以后,他依然生活简朴,只有在宴请宾客时餐桌上才会出现多种肉食。《宋史》说:他生于苏州吴县,二岁丧父,为人“外刚内和”。他曾寄住庙中读书,由于家贫,一天只能吃两餐,将凉成块状的粟米粥,一切为四,早晚各二。菜肴仅是切成碎段的盐拌韭叶;范氏年谱说他在南京应天府书院读书,寝不解衣,夜半昏倦就用冷水洗脸,苦读竟至如此。某日,范路经一枯庙,便入内长跪祈求神灵保佑自己将来能身为相国或医生,说:“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毕生之志”,又有“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之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是范仲淹《岳阳楼记》的点睛之笔,这篇名作是他于宋仁宗庆历四年被贬官到邓州时所做。这一年,范仲淹已经将近60岁,由于帮助宋仁宗推行新政,锐意改革,受到诽谤,第三次遭贬官放逐。皇v二年(1050年),他拿出多年积蓄在苏州买了1200亩地,建立了“范氏义庄”。起初苏州的范家亲属不到百人,义庄地租收入用于供给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随着范氏家族规模的不断扩大,义庄渐渐变成了家族慈善组织,专门救济范氏家族内部的贫困人员。范氏义庄被认为是我国第一个非宗教性的民间慈善组织,而且代代相传,延续了八九百年。到了清朝宣统年间,义庄已经有义田5300多亩。
范仲淹开办义庄的创举在几百年里惠及了范家数以千计的贫困人口。在政治追求无法实现,无力造福万民的情况下,范仲淹没有以痛苦、失望为借口,更没有用放纵来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而是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为一小部分民众做了件有意义的事情。范仲淹的义庄可以算是小范围的“兼济天下”,放大了的“独善其身”。
“范氏义庄”有几个特点:一是家族里人人平等。只要是居住在苏州老家的范氏子弟,都可以从义庄领取规定的钱物;仆人子弟,在范家服役15年,年龄满50岁,也可以免费领取范家规定的口粮。二是衣食住行面面俱到。只要义庄没破产,范氏家族就不可能有饿死之人;义庄设有义宅,供无力置房者免费居住,因此也不会有人露宿街头。三是特别重视教育。族人取得科举资格,可领路费10贯,第二次参加考试,再领5贯。
范仲淹的义庄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他政治上的失意。据说后来江南先后兴起了一些类似的义庄,不过由于缺少像范仲淹这样有影响力的创始人,这些义庄的凝聚力不足,大多没办多久就倒闭了。这使得范仲淹创举的社会意义打了折扣,仅仅变成了一个特例,没能通过推广达到“兼济天下”的效果。
范仲淹的义庄引领着中国民间慈善事业,经历了宋代的萌芽,元代的萧条,明代的起起伏伏,到清代又一度兴盛。不过可惜的是,没能形成燎原之势。这是因为,一来像范仲淹这样有很高名望和很厚财力,又肯全力兴办义庄的人少之又少;二来,除了江南,中国大多数地方过于贫穷,靠民间力量扶贫,可谓杯水车薪。不过虽然没有形式上的义庄,但大家族内部互相接济的民风一直流传着,直到今天,许多农村还保持着这种传统。
范氏义庄是范仲淹及其后人以自身力量体恤族人,以家族纽带解决一部分人社会福利问题的尝试。抛开巩固宗族的目的之外,是对政府济贫政策的支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儒士的人生理想,家就是国,国就是家,治国以齐家为基础,范氏建立义庄不仅是对家族的保护,也是以服务社会、减轻国家负担为目的的。

打赏TA共获得: 金币:0
还没人打赏
2018-05-15 05:24:27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 引用 | 编辑 | 举报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回复
回复此贴
帖子已锁定,不能回复!
打赏

金币:

评语:

可选评语:
  • 祝福……
  •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不作死就不会死

顶部 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

用其他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