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第

浅谈“藏水入疆” 阐述下个人想法

人气:178772 回复:4



最近,“藏水入疆”这个话题广泛产生热议,人民群众纷纷对着一举措发表自己的意见。作为人民群众中的一员,我认为这样的纸上谈兵并不适合落实到实际当中。本人研读了堪称“藏水入疆”和“大西线”的“二王”所发表的文章。有如下观点:

这是王梦恕院士的方案

这是王光谦院士的方案

有兴趣的各位同仁可以按照标题到澎湃新闻和搜狐上面查阅。

此“二王”的方案乃是直接截止目前为止在网络上较为有影响力的方案。

这两方案,颇有感染力,但却读的在下心中疑窦丛生,对“藏水入疆”的可行性表示担忧。



是否看好“藏水入疆”?首先,针对王梦恕院士方案,工程中的超长隧洞便是最大的问题和隐患。但是有一些地理、地质方面知识储备和建树的朋友大多都应知晓,青藏高原是新构造运动的活跃区,那么超埋深下的超长隧洞面临着地热、岩爆如何解决?是否看好“藏水入疆”可行吗?此外,施工区域还涉及滇藏煤系地层,瓦斯气本就不可避免,再加上超埋深、高压易爆的煤层气,难道这不是最大的隐患吗?



然后,再来说一下我是如何看待王光谦院士的明渠引水方案。

是否看好“藏水入疆”?引“藏水入疆”的确是一个特别美好的愿景,但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生态环境对其的制约,不能纸上谈兵。首先,就算大量扬水的成本暂不考虑,也要考虑到其他问题吧?冰冻怎么办?生态问题怎么办?高原冻土地带,生态非常脆弱。青藏铁路的铁道与水渠的修建根本不可相提并论。水,要保证一直朝下流,恐怕明渠、渡槽、隧洞结合也免不了生态环境对其的影响吧?

当然,以上这些言辞,仅仅是针对这些“藏水入疆”和“大西线”方案而言的,并不针对“二王”个人。我们就事论事,并不是从专业角度去质疑大名鼎鼎的“二王”,而是一番发自心底的思考。毕竟这是举国注目的大事件,关系到西北地区的生态与发展,关系到西北人民的生计问题。

因此,诚挚的希望院士、专家们在向国家建言、向大众宣传时谨慎一些。

科学精神理应严谨,这影响着财力物力人力的巨型规模和投入,影响着国人对国家工程的信心,没有“不成功便成仁”的选择,试错的成本实在太大。



希望其他针对“藏水入疆”和“大西线”方案需要进步做研究,是否执行需要从长计议,科学不容许有一点点的马虎。我们要有积极论证。这才是科学的态度,避免大众在不完全知情的情况下做出的不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后续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来带动祖国发展。

打赏TA共获得: 金币:0
还没人打赏
2018-01-06 15:44:24 来自青青岛社区 回复 | 引用 | 编辑 | 举报
本文仅代表网民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如发现文章内容有违法、失实、侵权之处,请权利人及时与我们站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做出处理。本站帖文版权归青岛新闻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回复
回复此贴
帖子已锁定,不能回复!
打赏

金币:

评语:

可选评语:
  • 祝福……
  •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 不作死就不会死

顶部 客户端
青岛新闻客户端
×

用其他账号登录: